◇◇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石月亮”:能相信语无伦次的环保之声吗?

  陶世龙

  在《学习时报》第281期上读到一篇《仅仅是“反坝”吗?》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xxsb/843495.htm
  为汪永晨等反对建坝的文章辩护。据称这些文章、节目“将一些原本不为人
们注意的、或只为少数专业圈知晓的知识与新观念通过媒体传递给更多人;是呼
吁一种更加民主和科学的决策过程。”

  果真如此,那是在普及科学知识了。但是当读到:

  “提起怒江,我总有一肚子问题要问那些信心十足的开发者——像怒江一样
神奇的地方,中国还有多少?
  怒江江边有处“石月亮”,是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撞出来的大洞,人迹罕至,
但据说其中可以同时开过40辆轿车。这样一个景点,价值几何?”

  我不禁大吃一惊。虽然我没有去过什么“石月亮”,但我的常识告诉我,欧
亚板块和印度板块两大版块的碰撞结果使横断山脉崛起和青藏高原隆升,是发生
在地球深部的宏观运动,而人们看见的洞穴则是地壳的表层中外力侵蚀的产物。
这位作者显然没有地学的知识,却在这里煞有介事,大言不惭。这还有什么好说
的呢。 

  想到这“石月亮”既然已成为景点,网上应有介绍,一搜索,果然找到了,
还有图。现将文字介绍抄录一段在此:

  新华网云南频道2004年12月18日电(记者伍皓、王研)16日,经云南省人民
政府批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利沙底乡正式更名为“石月亮乡”。
神秘莫测的“石月亮”地质奇观,成为怒江大峡谷的一张新“名片”。在怒江西
岸高黎贡山山脉中北部利沙底乡境内,海拔2720米--2850米之间的山峰上,鬼
斧神工般地留下一个又大又圆的石洞,整个山体都被这个石洞穿透。从远处眺望,
恰似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悬挂于山林峰海之中,当地傈僳族群众因此将这一奇特
的景观叫做“亚哈巴”,翻译成汉语意即“石月亮”。这座山也被称之为“月亮
山”。地质学考察表明,“石月亮”实际上是一处奇特的岩溶地貌。这里地处印
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缝合部,大约在燕山运动晚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时期,由于印
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分别向北、向南运动中直接碰撞而形成强大水平挤压,加之当
时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影响,整个区域岩性抗侵蚀力强,碰撞后所释放出来的应力,
使反复遭受海侵的古地中海强烈隆起,从而使整个地区大规模迅速抬升,河流沿
构造线迅速下切,断块隆起,断陷沉降,形成了现在雄伟壮观的月亮山。月亮山
上的“石月亮”,其实是经反复海侵溶蚀后形成的一个天然溶洞。溶洞呈椭圆型,
东西长32.70米,上下高约60米,洞深约196米。

  原来报道已讲清楚这是个溶洞,这种现象在我国很多,但这个溶洞确有它特
别之处,就是它的位置在山颠而一般是在靠近地面的部位。因为在它需要有地下
的或地面上的水去对它溶解侵蚀,现在它出现在高山之上,说明这里的地壳经过
大幅度上升,那一大段讲两大板块碰撞的文字是用来说明它为什么会出现在高山
上,并非讲这个溶洞的形成。因此,什么板块撞出了个“大洞”不仅是缺乏知识,
而且表现出思维的混乱。再说海拔那么高,水库能淹掉它吗?因此只能说这位环
保人士是语无伦次。

(XYS200505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